在计算机时代,支持软件和系统正常运行的内存条逐渐成为计算机用户的必需品,而一款性能优越的内存条则会让计算机使用更加便捷与高效。那么内存条频率越高越好,是这样吗?
首先我们来看常见的内存条频率有哪些,内存频率,单位为MHz。数字越大,代表着内存速度越快,性能也就越高。目前DDR4内存条常见频率有:2133、2400、2666、3000、3200。 一般在DDR4领域我们将2133定义为低频,3000以上定义为高频,市面上流通较多的也就是2133、2400、3000这三个频率,2666流通较少,至于3000+的频率,一般只出现在超频领域,也只有专业超频人士才敢动手去操作。
内存频率其实是CPU对内存条访问的频率,内存条的频率(MHz)兆赫代表每秒的传输速度,CPU每访问一次,都会向内存条带来或带走一些数据。CPU每秒访问内存的次数越多,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数据量也就越多,也可以理解为是内存条的读写速度快。
假如CPU的性能很好,而内存条的频率过低,传输数据速度慢,就很难完整的发挥出CPU的能力,而且内存颗粒每秒能承受的访问次数是有上限的,频率超过颗粒的承受上限,就会出现开不了机的情况。相反的,如果内存条频率高,传输数据快,而CPU性能低,运算不过来,电脑的性能同样发挥不全面。在CPU足够好的情况下,内存条频率越高则帧数也越高,前提是内存条的频率和CPU是兼容的。
选购内存时,一定要参考两个参数,分别是主板支持的内存类型和工作频率,以及cpu支持的内存工作频率。通常CPU和主板支持的频率,在选配时都会力求达到一致,避免造成浪费。内存的性能资源是通过主板提供给CPU,主板提供一个传输的通道,所以无论内存频率多高,都尽量不要超过主板支持的工作频率上限,当然如果支持超频,要将超频后的工作频率也考虑进去。举个例子,假设主板支持的内存频率是2133MHz,那如果选用2400的内存,内存就会降频到2133,并不会以2400工作。但如果主板可以支持超频到2400甚至2666,那么就没有问题,不会造成性能浪费,而2133的内存和2400、2666肯定在价格上是有区别的。
而在cpu工作性能方面,一般不需要担心内存频率拖慢CPU的处理速度,需要考虑的只是内存容量是否足够,是否组成双通道等。
颗粒的承受上限是由内存条颗粒的体质决定的,体质好坏是天生的。内存厂商会把体质好的颗粒做成高频内存,比如3000MHz、3200MHZ的内存;体质相对比较差的就做成低频内存,比如2400MHz、2666MHz等。
所以说内存条频率越高越好?不是的,内存的频率会被两样东西所限制住,一个是CPU,一个是主板,所以我们建议还是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Copyright 2020-2026 同袍存储 粤ICP备2021121885号网站地图